据媒体报道,就在“五一”小长假后上班上学的第一天,南京两中学生不堪作业压力自杀。事件正是发生在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“减负万里行”活动的关键时间节点上,悲剧引发了网友对减负推进情况的热议。
两个孩子因为不堪作业的压力自杀,这只是表面现象,有观点认为,致孩子自杀的罪魁祸首首推当前过于单一的人才选拔评价体系,寒窗苦读十二年,一遭考试定乾坤,考分决定孩子的能否继续接受高等学校的再教育,决定孩子能否凭借高学历参与高薪阶层的竞争,所以,学校、家长、学生全都被“分数”绑架了,除了任凭它发落外,几乎没有其它的应对之策。
现在的孩子们要背着沉得父母都感觉费劲的书包去上课,下了课还要象赶场一样去读课后补习班,全都是重复教育,一点新意都没有,举个例子来说吧,一本教材,初中的孩子们在假期要提前学一遍,开学后,再随着老师按部就班地听一遍,同时周六周日还要跟着课后班复习一遍,一个教材整整“啃”了三遍,这是一个学科,其它的呢?孩子们的时间基本上被学习课本知识无情地给占满了,至于学习其它技能、提高综合素质,只好等等再说了,所以,从这个角度看,800米中长跑能把孩子跑吐了,1500米长跑能让孩子猝死,那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。
相对于评价体系的单一性,孩子的天赋禀性却是千差万别的。俗话说,一母生九子,九子各不同,有的孩子天生一副好嗓子,有的孩子生就了一个聪明的大脑;有的孩子思想活跃,思维敏捷,有的孩子性格稳重,做事靠谱;有的孩子钻研能力超强,有的孩子协调沟通能力见长,总的来说,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不足,没有一个孩子满身全是缺点,也没有一个孩子是十全十美的。既然这样,全凭分数这个单一的考核标准来衡量,必然有的孩子被“考”成低能,被打入“弱智”的群族,可想而知,被贴上这样沉重标签的孩子的心理负担会有多大?对于两中学生的极端解决问题方式,我们该怪孩子抗压能力差?怪孩子天生素质差?还是孩子怪孩子不懂事理,不知好歹?依我看,要怪还是先怪怪我们这些大人吧。
还没有开的蓓蕾就这样被摧残了,面对惨剧我们最应该有的是刀尖向内的自省精神,找出问题之所在,真正从根源上去解决。尊重个体的差异性,尊重人才的多元化,而不是简单地用悲情的哭声去祭奠亡魂。这是值得全社会深刻思索的一个重大课题。